[ zhāo xián xià shì ]
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,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份去结交。
《宋书·江夏文献王义恭传》:“礼贤下士,圣人垂训;骄多矜尚,先哲所去。”
【含义】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,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份去结交。
【出处】《梁书·徐勉传》
【含义】尊敬贤者,屈身交接士人。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。亦作:[[敬贤礼士]]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访求贤士且礼遇之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礼贤:对贤德的人以礼相待。下士:降低自己的身份结交有才能的人。指有地位的人能够敬重有德有才的人。
【出处】《新唐书·李勉传》:“其在朝廷;鲠亮谦介;为宗臣表;礼贤下士有始终;尝引李巡、张参在幕府。”
【含义】招:招收。贤、士:有道德、有才能的人。纳:接受。指广泛吸收接纳有才德的人。也作“纳士招贤”。
【出处】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燕昭王即位,卑身厚币以招贤者。”元·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第二折:“早则是泽及黎民,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,币帛降玄纁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