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diān jīn gū liǎng ]
犹言掂斤播两。
《隋唐演义》第九六回:“一饭之恩,报以千金,岂是掂斤估两的事?”
【含义】形容掂量轻重。
【出处】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一卷:“言真道假、弹斤估两的在日光中烜耀。惹得一市人都来观看,不住声的有人喝采。”
【含义】过分计较琐碎小事,气量小。
【出处】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尽着你说短论长,一任待掂斤播两。”
【含义】犹言掂斤播两。
【出处】明·朱有燉《小桃红》第一折:“他更有截长补短的钉人钉,掂斤抹两的称人秤。”
【含义】八两:即半斤,旧制一斤为十六两。半斤与八两轻重相等。比喻彼此一样,不相上下。较多用于贬义。也作“一个半斤,一个八两”。
【出处】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百零七回:“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;打扮也差不多。”
【含义】争斤论两 zhēngjīn-lùnliǎng 指在细枝末节上与人相争理论他爱争斤论两,少招他。
【出处】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