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yǎn guò yáng shàn ]
同“掩恶扬善”。
《汉书·丙吉传》:“[丙吉]于官属掾吏,务掩过扬善。”
【含义】谓对待别人讳言其过恶,称扬其好处。亦作:[[掩恶扬美]]
【出处】汉·班固《白虎通·谥》:“天子崩,大臣至南郊谥之者何?以为人臣之义莫不欲褒其君,掩恶扬善者也。”
【含义】犹言文过饰非。掩饰过失、错误。
【出处】李广田《〈散文三十篇〉序》:“他们想占有一切,他们的手不用以创造,而用以掩过饰非。”
【含义】同“[[改过迁善]]”。
【出处】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七卷:“不知大舅怎生样劝喻,便能改过从善。如此可见好人原容易做的,只在一转念耳。”
【含义】改正错误,向好的方面转变。也作“改过从善”。
【出处】《周易·益》:“君子以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。”
【含义】抑:抑制。抑制坏人坏事,赞扬好人好事。
【出处】汉·刘向《新序》:“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!推贤举能,抑恶扬善,有大略者不问其短,有厚德者不非小疵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