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zhǎn jiàng duó qí ]
同“[[斩将搴旗]]”。
《群音类选·官腔类·八义记·拷问如姬》:“只消受得瘗粉埋香,索强似斩将夺旗。”
【含义】同'斩将搴旗'。
【出处】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今日固决死,愿为诸君快战,必三胜之,为诸君溃围,斩将刈旗,令诸君知天亡我,非战之罪也。”
【含义】搴:拔。斩杀敌人将领,拔掉敌方的旗帜。形容作战勇猛。也作“斩将夺旗”。
【出处】《吴子·料敌》:“然则一军之中,必有虎贲之士,力轻抗鼎,足轻戎马,搴旗斩将,必有能者。”
【含义】形容作战勇敢。
【出处】元·郑光祖《伊尹耕莘》第三折:“统雄兵劈面相持,驱貔虎扯鼓夺旗。”
【含义】形容作战勇敢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砍断门闩,攻破城门,夺取关隘。形容军队作战勇敢,势不可挡。
【出处】刘伯承《回顾长征》:“长征中,红军斩关夺隘,抢险飞渡,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