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chūn lái qiū qù ]
去:过去。春天到来,秋天过去;形容岁月流逝。
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清腔类·山坡羊》:“春来秋去泉东泻,芳颜不似前潇洒。”
明·高濂《玉簪记·合庆》:“春来秋去容易过,思儿念女泪沾裳。”
【含义】指互相交往、接触后渐渐产生某种情况:两家是邻居,一来二去地大人孩子关系都密切了。
【出处】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八回:“一来二去,两个人就装糊涂了,倒象真的一样儿。”
【含义】谓行人来来往往。
【出处】唐·李商隐《关门柳》诗:“永定河边一行柳,依依长发故年春。东来西去人情薄,不为清阴减路尘。”
【含义】形容相互纠缠,牵扯不清。也形容工艺制作、书法等精致工巧。
【出处】《朱子全书·论语》:“但颜子得圣人说一句,直是倾肠倒肚是了,更无许多廉纤缠绕,丝来线去。”
【含义】春天开花,秋天结果。旧时比喻文采和德行。现多比喻学习有成果。
【出处】《三国志·魏志·邢颙传》:“采庶子之春华;忘家丞之秋实。”
【含义】春天开花,秋天结果。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。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。
【出处】清·钱泳《履园丛活·梦幻·永和银杏》:“杨州钞关官署东隅,有银杏树一株,其大数围,直干凌霄,春花秋实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