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chūn qiū dǐng shèng ]
春秋:指年龄。鼎:正当。鼎盛:正当兴盛的时候。指人年龄正处在旺盛、强壮之际。
汉·贾谊《新书》:“天子春秋鼎盛;行仪未行;德泽有加焉;犹尚若此;况莫大诸侯;权势十此者乎?”
这位男士正当~之时,服饰辉煌,相貌堂堂。
【含义】春秋时代通行的义法,即以王命为重,处理好上下、大小的关系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丁鸿传》:“春秋之义,不以家事废王事,今子以兄弟私恩,而绝父不灭基,可谓智乎?”示例:明 黄道周《节寰袁公传》:“逮于东汉,怀鸩捣椒,以死相勉,以为春秋之义与易殊旨,间有挂冠拂衣,盖亦疏逖无甚系着意而已。”
【含义】一说金黎是古时为我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之一,相传为少昊(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)金天氏之时的诸侯。
【出处】当代·陈少慈《潮汕赋》:“金黎鼎盛,奇花异树,目目芳菲,无一不妍。” 【示例】“黎侯,殷周时国,周初为西伯所平,后武王封帝尧之后于此,因氏。《姓纂》 【用法】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才辈出且贡献卓著。
【含义】春秋:指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《春秋》,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书《春秋》整理而成,记载了鲁隐公元年(前722年)至鲁哀公十四年(前481年)共242年的历史。笔法: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。孔子修订《春秋》,行文中暗寓褒贬,其中增一字、减一字都有“微言大义”,故称之为“春秋笔法”。后指文字简短精练、文笔婉转而隐含褒贬意思的写作手法。
【出处】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在位听讼,文辞有可与人共者,弗独有也。至于为《春秋》,笔则笔,削则削,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