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zhòu fú yè dòng ]
白天埋伏,夜晚活动。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夫鼠昼伏夜动,不穴于寝庙,畏人故也。”
【含义】白天隐伏,夜里行走。一种隐蔽行动。
【出处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;夜行而昼伏;至于蓤夫。”
【含义】犹昼伏夜动。
【出处】《隋书·高祖纪下》:“历阳广陵,窥觎相继,或谋图城邑,或劫剥吏人,昼伏夜游,鼠窃狗盗。”
【含义】日夜思量。
【出处】《新唐书·李绛传》:“君尊如天,臣卑如地,加有雷霆之威,彼将昼度夜思,始欲陈十事,俄而去五六,及将以闻,则有惮而削其半,故上达者财十二。”
【含义】形容思念极深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。指日夜梦想,殷切追求。
【出处】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神遇为梦,形接为事,昼想夜梦,神行所遇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