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yǒu bǎn yǒu yǎn ]
1.板、眼:戏曲中的节拍。指戏曲唱腔合乎节拍。 2.形容人说话、办事条理清楚。
明·王骥德《曲律》:“凡盖曲,句有长短,字有多寡,调有紧慢,一视以板眼为节制,故谓之板眼”。
李明三岁时说话就~的,表达能力很强。
【含义】比喻行为有条理,合规矩,不马虎。[近义词]一丝不苟。[反义词]敷衍了事。
【出处】清·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:“如今的时势;就是孔圣人活过来;一板一眼的去做;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。”
【含义】比喻言语、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。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,不懂得灵活掌握。
【出处】清·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卷六:“老弟你看,如今的时势,就是孔圣人活过来,一板三眼的去做,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。”
【含义】谓有富馀钱财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既有声音,又有色彩。形容说话、写作或表演等十分具体形象,精彩动人。[近义词]绘声绘色。[反义词]平铺直叙。
【出处】清·洪亮吉《北江诗话》卷一:“写月有声有色如此,后人复何着笔耶?”
【含义】犹言诚心诚意。
【出处】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