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dù mén jué kè ]
同“杜门谢客”。
明·冯梦龙《智囊补·术智·委蛇》:“韩世忠既罢,杜门绝客,口不言兵,时跨驴携酒,从一二奚童,纵酒西湖以自乐。”
【含义】谓隐居不出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党锢传·刘佑》:“(刘佑)后得赦出……诏拜中散大夫,遂杜门绝迹。”
【含义】同“ 杜門謝客 ”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杜门:闭门。谢:谢绝。关闭大门,谢绝来客。指不与外界往来。也作“闭门谢客”。
【出处】宋·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:“唐大夫如白居易辈;盖有遇此三斋月;杜门谢客;专延锱流作佛事者。”
【含义】杜门:闭门。关起门来,不与外界接触。
【出处】《国语·晋语一》:“谗言益起,狐突杜门不出。”
【含义】犹言杜口无言。
【出处】唐·玄奘《大唐西域记·阿逾陀国》:“昔以舌毁大乘,今以舌赞大乘,补过自新,犹为善矣,杜口绝言,其利安在?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