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shù shǒu jiù bì ]
同'束手待毙'。
宋·洪迈《容斋续笔·靖康时事》:“予顷修《靖康实录》,窃痛一时之祸,以堂堂大邦,中外之兵数十万,曾不能北向发一矢、获一胡,端坐都城,束手就毙。”
【含义】束手:捆住双手。待毙:等待死亡。捆住手等死。比喻遇到困难或危险时不积极想办法解决,却坐着等待失败或死亡。
【出处】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兵临城下;将至壕边;岂可束手待毙 。”
【含义】捆起手来等死。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,坐着等失败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谓捆住双手,自取灭亡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思是指无法摆脱困境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束:束缚,捆绑。就擒:让捉住。捆起手来等着人家来捉拿。形容毫不抵抗,甘愿被俘。
【出处】《宋史·苻彦卿传》:“与其束手就擒;曷若死战;然未必死。”
【含义】同'束手待毙'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见'束手就擒'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同“[[束手就擒]]”。
【出处】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四回:“吾计成矣:使刘备束手就缚,荆州反掌可得!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