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bǎi zhōu zhī shì ]
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。
《诗经·鄘风·柏舟序》:“《柏舟》,共姜自誓也。卫世子共伯早死,其妻守义,父母欲夺而嫁之,誓而弗许,故作是诗以绝之。”
【含义】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。同“柏舟之誓”。
【出处】宋·朱熹《与陈师中书》:“朋友传说,令女弟甚贤,必能养老抚孤,以全柏舟之节。”
【含义】推翻船的教训。比喻失败的教训。
【出处】明·陈子龙《陈涉论》:“后之人主,亦知邱民之可畏,而覆舟之戒始信。”
【含义】比喻共同为某事而忧虑、畏惧。
【出处】《三国志·魏志·傅嘏传》:“外内齐虑,有同舟这惧,虽不能终自保完,犹足以延期挺命于深江之外矣。”
【含义】舟:小船。能把船吞进肚里的大鱼。比喻志向远大、不同流俗的贤人。也泛指庞然大物。
【出处】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吞舟之鱼,砀而失水。”《列子·杨朱》:“吞舟之鱼,不游枝流;鸿鹄高飞,不集污池。”《史记·酷吏列传序》:“网漏于吞舟之鱼,而吏治烝烝,不至于奸,黎民艾安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