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chuí niú fà zhǒng ]
参见:[[椎牛发冢]],[[椎牛发冢]]
宋·苏轼《策别》十七:“小者呼鸡逐狗,大者椎牛发冢,无所不至。”
【含义】喻口是心非﹑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。语本《庄子.外物》﹕'儒以诗礼发冢。'郭象注﹕'诗礼者﹐先王之陈迹也﹐苟非其人﹐道不虚行﹐故夫儒者乃有用之为奸﹐则迹不足恃也。'成玄英疏﹕'是以田恒资仁义以窃齐﹐儒生诵诗礼以发冢﹐由是观之﹐圣迹不足赖。'
【出处】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儒以诗礼发冢。”
【含义】古时聚众盟誓,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,表示诚意。出自《颜真卿论》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椎牛:杀牛;飨士:犒劳军士。指慰劳作战的官兵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吴汉传》:“汉将轻骑迎与之战,不利,堕马伤膝,还营。……诸将谓汉曰:‘大敌在前,而公伤卧,众心惧矣。’汉乃勃然裹伤而起,椎牛飨士……于是军士激怒,人倍其气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