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héng fù bào liǎn ]
同'横征暴赋'。
宋·朱熹《已酉拟上封事》:“国家财用皆出人民,如有不节而用度有阙,则横赋暴敛必将有及于民,虽有爱人之心,而民不被其泽矣。”
【含义】强征捐税,搜刮民财。
【出处】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:“名目是规划钱粮;措置财赋;其实是横征暴敛;剥削脂膏。”
【含义】同'横征暴赋'。
【出处】《元史·外夷传一·高丽》:“佥议司官不肯供报民户版籍,州县疆界,本国横科暴敛,民少官多,刑罚不一,若止依本俗行事,实难抚治。”
【含义】指滥收捐税,强行搜刮民财。
【出处】黎元洪《布告山东人民文》:“犹恐不足制吾族死命也,于是横征苛敛,供其饕餮。”
【含义】犹言轻徭薄赋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意思是滥征捐税,强行搜刮民财。
【出处】唐·元稹《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》:“固合抚绥黎庶,上副天心,蠲减征徭,内荣乡里。而乃横征暴赋,不奉典常,擅破人家,自丰私室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