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zhǐ zú zhī jiè ]
止:停止;戒:戒心。知道满足,适可而止的戒心。
南朝·梁·任昉《王文宪集序》:“因赠粲诗,要以岁暮之期,申以止足之戒。”
《宋史·聂冠卿传》:“禹锡迂陋,不知止足之戒,取讥当世。”
【含义】止:停止;计:心计。知道满足,适可而止的心计。
【出处】《汉书·疏广传赞》:“行止足之计,免辱殆之累。”
【含义】止:停止;分:本分。知道适可而止,知道满足的本分。
【出处】晋·潘岳《闲居赋》:“于是览止足之分,庶浮云之志,筑室种树,逍遥自得。”
【含义】后车之戒 hòuchēzhījiè [lessons drawn from others’ mistakes] 谓以前失败的例子,可以作为后来的教训秦王道:“孤当初不听先生们之谏,致有此难。将来后车之戒,孤当谨之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比喻先前的失败,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。
【出处】纯以凡才,备位卿尹,不惟谦敬之节,不忌覆车之戒矣。《晋书·庾纯传》
【含义】比喻先前的失败,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。
【出处】《晋书·庾纯传》:“纯以凡才,备位卿尹,不惟谦敬之节,不忌覆车之戒矣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