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sǐ ér hòu zhǐ ]
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生;同“死而后已”。出自《国语·晋语》。
《国语·晋语》:“夫二子之良,将勤营其君,复使立于外,死而后止,何日以来。”
【含义】已:停止。死了以后才罢手。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生。
【出处】《论语·泰伯》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
【含义】已:停止。到死方才罢手。形容贡献一切力量,至死方休。
【出处】《论语·泰伯》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
【含义】指身虽死而言论﹑事业等长存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死而无怨 sǐ érwúyuàn 犹死而无悔
【出处】元·郑光祖《倩女离魂》第三折:“不是我闲淘气,便死呵死而无怨,待悔呵悔之何及!”
【含义】死而无悔 sǐ érwúhuǐ 虽死也心甘。亦作“死而不悔”
【出处】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曰:‘暴虎冯河,死而无悔者,吾不与也。’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