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cán gāo shèng fù ]
见'残膏剩馥'。
《新唐书·杜甫传赞》:“浑涵汪茫,千汇万状,兼古今而有之,他人不足,甫乃厌余,残膏剩馥,沾丐后人多矣。”
【含义】残破萧条的山水景色。指沦亡或经过战乱以后残余的国土。也作“剩水残山”。
【出处】宋·范成大《万景楼》诗:“残山剩水不知数,一一当楼供胜绝。”
【含义】见“[[残汤剩饭]]”。
【出处】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一章:“他瞧见乙类盆的底子上还有一点残汤剩水。”
【含义】吃不完留下来的饭菜。旧时富家大户多以施舍乞讨者或供下人食用。亦作:[[残汤剩水]]
【出处】元·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三折:“我三个孩儿都下在死牢中,我叫化了些残汤剩饭,送与孩儿每吃去。”
【含义】吃剩的饭菜,比喻别人取用后剩下的一点儿东西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吃剩下的茶水和饮食。
【出处】元·马致远《黄梁梦》第四折:“如今天色晚了也,有甚么残茶剩饭,与俺两个孩子些吃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