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shuǐ yuè jìng huā ]
比喻空幻不实在。也作「镜花水月」、「水月镜像」。
明·谢榛《四溟诗话》卷一:“诗有可解,不可解,不必解,若水月镜花,勿泥其迹可也。”
可那终究是故事,~,虚无缥缈。
【含义】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,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吗,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丽俊美。
【出处】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兰麝香仍在,佩环声渐远。东风摇曳垂杨线,游丝牵惹桃花片,珠帘掩映芙蓉面。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,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。”
【含义】像水那样流动不定,像杨花那样飘舞。比喻女人作风轻浮,爱情不专一。也作“杨花水性”。
【出处】明·无名氏《小孙屠》:“你休得假惺惺;杨花水性无凭准”。
【含义】指创作诗歌。花和月经常作为诗人歌咏的对象﹐故称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形容虚无缥缈、夜色凄迷的境界;也指杳无踪迹的景象。
【出处】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四:“休论佛意祖意,谩谓言端语端。铁牛放去无踪迹,明月芦花君自看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