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shuǐ jiāng bù rù ]
形容病重或劳伤过度。出自《齐竟陵文宣王行状》。
南朝·梁·任昉《齐竟陵文宣王行状》:“水浆不入于口者,至自禹它。”
北周·庚信《周大将军赵公墓铭》:“公顿伏苫寝,水浆不入,虽王人劝夺,创巨越增。”
【含义】水和奶汁融合为一体;形容关系密切,意气投合。
【出处】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七:“致使玄黄不辨,水乳不分。”
【含义】辞:躲避,推托。指为了某种使命,即使赴汤蹈火,也在所不辞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刀枪不入是一个成语,读音是dāo qiāng bù rù,意思是刀砍不进,枪刺不死。原形容人铜皮铁骨或物体十分结实,现多比喻一个人僵化固执,冥顽不灵,很难被说服打动。
【出处】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三章:“我同孙猴子一样,早练得刀枪不入啦!”
【含义】指危险的地方不要去。
【出处】论语泰伯
【含义】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;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。出自《礼记·学记》。
【出处】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发然后禁,则扞格而不胜。”郑玄注:“扞:坚不可入之貌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