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hàn liú jiē zhǒng ]
见'汗流至踵'。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柳氏子》:“柳在椟中,历历闻之,汗流接踵,不敢出气。”
【含义】意思是汗出得多,流到脚跟;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。
【出处】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晚霞》:“[阿端]意计穷蹙,汗流浃踵。”
【含义】同'汗流浃背'。
【出处】《旧唐书·昭宗纪》:“昭宗临轩自谕之曰:‘卿等藩侯,宜存臣节,称兵入朝,不由奏请,意在何也?’茂贞、行瑜汗流洽背,不能对。”
【含义】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,形容汗出得多。也形容非常惊恐或羞愧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献帝伏皇后纪》:“(曹)操出;顾左右;汗流浃背;自后不敢复朝请。”
【含义】肩碰肩,脚碰脚。形容人多,拥挤。[近义词]跃跃欲试。
【出处】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临淄之途。车毂击;人肩摩。”
【含义】意思是肩碰着肩,脚碰着脚。
【出处】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