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yóu qiāng huá diào ]
腔、调:说话的声音、语气。形容说话轻浮油滑,不诚恳。
清·王士祯《师友诗传录·卷一;郎廷槐问》:“若不多读书;多贯穿;而遽言性情;则开后学油腔滑调信口成章之恶习矣。”
他是一个~的人,我们不能相信他。
【含义】形容人狡猾轻浮。
【出处】《鲁迅书信集·五五○·致王志之》:“歌德派拉君之事;我未注意;此君盖法国礼拜六派;油头滑脑;其到中国来;大概确是搜集小说材料。”
【含义】形容人狡猾轻浮。亦作:[[油头滑面]]
【出处】《醒世恒言·张淑儿巧智脱杨生》:“正看之间,有小和尚疾忙进报。随有中年和尚油头滑脸,摆将出来。”
【含义】见“[[油头滑脸]]”。
【出处】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六三:“招弟的那一群油头滑面的小鬼听到这消息,也准备拚命给若霞喊倒好儿,作为抵抗。”
【含义】故意装出特殊的腔调。
【出处】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冠先生拿腔作调的说:‘请太太不要发脾气!’说罢,戴起帽子,懒洋洋的走出去。”
【含义】形容口音不纯,掺杂方言:说话南腔北调,听起来困难。
【出处】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:“两边一幅笺纸的联;上写着:三间东倒西歪屋;一个南腔北调人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