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chuī jiù zhī tòng ]
比喻丧妻。同“炊臼之戚”。
清·查为仁《莲坡诗话》卷中:“辛丑仲春,余遭炊臼之痛,同人和悼亡诗甚多。”
【含义】比喻丧妻。
【出处】〖出处〗唐·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梦》:“贾客张瞻将归,梦炊于臼,问王生。生言:‘君归,不见妻矣。臼中炊,固无釜也。’贾客至家,妻果卒已数月。”无釜,谐音“无妇”。
【含义】丧明:眼睛失明。古代子夏死了儿子,哭瞎眼睛。后指丧子的悲伤。
【出处】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。”
【含义】杵:舂米用的木棒。臼:舂米用的石臼。形容不计身份、不嫌贫贱而结交的好友。
【出处】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吴祐传》:“公沙穆来游太学,无资粮,乃变服客佣,为祐赁舂。祐与语大惊,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。”
【含义】比喻切身的痛苦。
【出处】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冤狱》:“受万罪于公门;竟属切肤之痛。”
【含义】剥:剥去。肤:皮肤。指受害极深而引起的痛苦。
【出处】《周易·剥》:“剥床以肤,凶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