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hú yí wèi jué ]
遇事犹豫而难下决定。
《东观汉纪·来歙传》:“时山东略定,帝谋西收嚣兵,与俱伐蜀。嚣将王元说嚣,故狐疑不决。”
【含义】狐疑不决 húyí-bùjué[undecided;be indecisive in one's mind] 狐性多疑,没个决断。谓遇事犹豫不决县官听说,也自狐疑不决。——明· 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刘表传》:“表狐疑不断;乃遣(韩)嵩诣(曹)操;观望虚实。”
【含义】狐疑:犹豫,狐性多疑。传说狐狸多疑。形容心里疑惑,一时决定不下来。
【出处】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刘表传》:“表狐疑不断,乃遣嵩诣操,观望虚实。”
【含义】迟疑:犹豫。心存疑虑而没有作出决定。也作“迟疑未决”。
【出处】《宋史·侯益传》:“尔往至彼,如益来,即置勿问,苟迟疑不决,即以便宜从事。”
【含义】悬:无着落,无结果。决:解决。指(问题或条件)一直拖着,没有得到解决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亦作'沉吟未决'。迟疑不决。
【出处】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