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yuán tí hè lì ]
猿和鹤凄厉地啼叫。指期待归隐的心情或退居后的隐遁生活。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五十三回:“两崖分虎踞龙盘,四面有猿啼鹤唳。”
【含义】见“[[猿啼鹤唳]]”。
【出处】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御淮》:“听得猿啼鹤怨,泪湿征袍如汗。”
【含义】唳:鸟鸣。形容惊慌恐惧,自相惊忧。也作“鹤唳风声”。
【出处】唐·房玄龄等《晋书·谢玄传》:“余众甲宵遁;闻风声鹤唳;皆以为王师已至。”
【含义】晋陆机在河桥打了败仗,被人谗陷而判死刑,行刑前叹息再也听不到故乡华亭(今上海松江县西)的鹤鸣声。典出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尤悔》。后以此比喻留恋往事故物或官场受挫之懊悔心情。
【出处】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尤梅》:“陆平原河桥败,为卢志所谗,被诛,临刑叹曰:‘欲闻华亭鹤唳,可复得呼?’”
【含义】猿和鹤凄厉地啼叫。
【出处】宋·朱熹《送籍溪胡丈赴馆供职》诗之二:“猿悲鹤怨因何事?只恐先生袖手归。”
【含义】意思是猿和鹤凄厉地啼叫。
【出处】宋·王阮《秋日寄舍弟》诗:“猿惊鹤怨草三尺,楚尾吴头天一方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