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huà dì ér qū ]
画地而趋 huàdì’érqū 谓画定某地某处,让人限于此范围内进退。比喻苦于被礼法拘束已乎已乎,临人以德;殆乎殆乎,画地而趋。——《庄子·人间世》
《庄子·人世间》:“殆乎!殆乎!画地而趋。”
【含义】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。
【出处】〖出处〗《汉书·路温舒传》:“故俗语曰:‘画地为狱,议不入;刻木为吏,期不对。’此皆疾吏之风,悲痛之辞也。”
【含义】原指在地上画个框,作为牢狱。后用来比喻只许在规定好的范围内活动。
【出处】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故士有画地为牢;势不可入;削木为吏;议不可对;定计于鲜也。”
【含义】崛:高起,突起。从平地上突起。形容某种新兴事物出现极为迅速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席地:把席子铺在地上。原指古人铺席于地,坐在席上。现泛指坐在地下。
【出处】《旧五代史·李茂贞传》:“但御军整众;都无纪律;当食则造庖厨;往往席地而坐。”
【含义】换一换所处的地位。比喻为对方想一想。
【出处】宋·欧阳修《范文度模本兰亭序三首》其二:“自唐末干戈之乱,儒学文章,扫地而尽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