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huà hǔ chéng gǒu ]
见“[[画虎不成反类狗]]”。
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效季良不得,陷为天下轻薄子,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。”
【含义】比喻模仿得不到家,反而弄得不伦不类,被人作为笑柄。也作画虎类犬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效季良不得,陷为天下轻薄子,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。”
【含义】比喻好高骛远,一无所成,反贻笑柄。
【出处】汉·班固等《东观汉记》:“学龙伯高不就;犹为谨敕之士;所渭刻鹄不成尚类鹜者;效杜季良而不成;陷为天下轻薄子;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。”
【含义】谓在地上画图,以说明地理形势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同'画地为牢'。比喻只许在限定的范围内活动。
【出处】〖出处〗清·王夫之《薑斋诗话》卷二:“诗之有皎然、虞伯生,经义之有茅鹿门、汤宾尹、袁了凡,皆画地成牢以陷人者,有死法也。”
【含义】《东观汉记•马援传》:“与兄子严敦书曰:‘学龙伯高不就,犹为谨饬之士,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。效杜季良而不成,陷为天下轻薄子,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。’”后以“画虎刻鹄”比喻好高骛远,终无成就。比喻好事做不成,反变了坏事。
【出处】〖出处〗《东观汉记·马援传》:“与兄子严敦书曰:‘学龙伯高不就,犹为谨饬之士,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。效杜季良而不成,陷为天下轻薄子,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。’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