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jí shēng lì sè ]
同'疾言厉色'。
《后汉书·刘宽传》:“虽在仓卒,未尝疾言遽色。”
【含义】话语急躁,脸色严厉,形容发怒的神情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刘宽传》:“虽在仓卒;未尝疾言遽色。”
【含义】急促而大声的呼喊,以引起注意。
【出处】《宋史·辛弃疾传》:“咸淳间史馆校勘谢坊得过弃疾墓旁僧舍,有疾声大呼于堂上,若呼其不平。”
【含义】没有声音和色彩。形容平淡不动人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既有声音,又有色彩。形容说话、写作或表演等十分具体形象,精彩动人。[近义词]绘声绘色。[反义词]平铺直叙。
【出处】清·洪亮吉《北江诗话》卷一:“写月有声有色如此,后人复何着笔耶?”
【含义】形容叙述或描写非常生动逼真。也说绘声绘影、绘影绘声。[近义词]有声有色。[反义词]平铺直叙。
【出处】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七回评:“绘声绘影;能令阅者拍案叫绝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