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bǎi dú bù yàn ]
厌:厌烦,厌倦。读一百遍也不厌倦。形容文章或书籍写得十分精彩,引人入胜。
宋·苏轼《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》:“故书不厌百回读;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”
那真是一本好书,使人~。
【含义】喜爱而不厌倦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殆:危险,指失败。作战百次也不失败。形容每战必胜,从不打败仗。
【出处】《孙子·谋攻》:“知彼知己者;百战不殆。”
【含义】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曰:‘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’”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:学而不厌是学习的良好态度。
【出处】《论语·述而》:“默而识之;学而不厌;诲人不倦;何有于我哉?”
【含义】指诗文恬淡而不乏味。犹漫不经心。
【出处】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二十:“他不像先前那样火着心拉买卖了,可也不故意的偷懒,就那么淡而不厌的一天天的混。”
【含义】同'百折不挠'。
【出处】〖出处〗清·恽敬《〈卓忠毅公遗稿〉书后》:“一旦竟成其名,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,必不能千百年之后,人人变色动容,有一百折不屈之人,如在其心,如出其口,如忠毅、方学士、铁尚书者也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