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xiàng shí ér dòng ]
相:观察。观察时机,针对具体情况采取行动。也作“相机而动”。
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许无刑而伐之,服而舍之,度德而处之,量力而行之,相时而动,无累后人,可谓知礼矣。”
看到嫌疑人后,你们~,将其抓捕归案。
【含义】观察适当时机再采取行动。
【出处】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许无刑而伐之,服而舍之,度德而处之,量力而行之,相时而动,无累后人,可谓知礼矣。”
【含义】时:时机。等待着有利时机然后行动。也作“待机而动”。
【出处】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。”
【含义】《左传.隐公十一年》:'度德而处,量力而行之,相时而动,无累后人。'后因以'顺时而动'谓顺应时势而行动。
【出处】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度德而处,量力而行之,相时而动,无累后人。”
【含义】互相辅助以取得成功。
【出处】《汉书·魏相丙吉传赞》:“故经谓君为元首,臣为股肱,明其一体,相待而成也。”
【含义】指不倚外力而自然有所成就。
【出处】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