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zhī yù zhī ēn ]
知遇:得到赏识或重用。指得到赏识或重用的恩惠。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只因一时知遇之感;不觉为之一哭。”
诸葛亮为蜀汉大业操劳一生,是为报答刘备的~。
【含义】对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感激。
【出处】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回:“只因一时知遇之感,不觉为之一哭。”
【含义】给予赏识或重用的恩情。
【出处】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七十一回:“臣子遭缝明圣之主,知遇之荣,不要说六尺之躯。”
【含义】巾车之恩,典故成语,意思是不忘恩情,知恩图报。《后汉书.冯异传》上说,冯异与刘秀一个“不忘巾车之恩”,一个“不忘河北之难”,谱写出一段君臣遇合的佳话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明:指眼光、眼力。指认识了解别人的品行和才能的眼力。
【出处】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吴祐传》:“吴季英有知人之明,卿且勿言。”
【含义】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能力。
【出处】汉·王充《论衡·是应篇》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