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jiǎo wǎng guò zhí ]
纠正过度而不能得中庸之道。
〖出处〗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篇叙外传记》:“子之复仇,臣之讨贼,至诚感天,矫枉过直,乳狗哺虎,不计祸福。”
学问之汩没性灵,至是已极,物极必反,~。 ★梁启超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四章第四节
【含义】同'矫枉过正'。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
【出处】〖出处〗唐·张说《吊陈司马书》:“矫枉过中,斯害也已。”
【含义】矫:扭转,纠正。枉:弯曲。为要把弯曲的东西扭直,却弯过了头,结果又弯向另一方。比喻纠正错误或偏差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逮至清世;则复入于矫枉过正之检。”
【含义】意思是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
【出处】〖出处〗清·周亮工《书影》卷四:“石公此论,未为不是;惜乎矫枉过当,遂开后人口实。”
【含义】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。
【出处】《论语·为政》:“举枉错诸枉,则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”
【含义】在小的方面不妨有些枉曲﹐在大的方面必须保持正直。
【出处】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