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jīng bái zhī xīn ]
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 Sīmǎ Zhāo zhī xīn,lùrén jiē zhī[Sima Zhao's ill intention is obvious to everybody in the street;the trick is all too evident to the man in the street] 《三国志·魏志·高贵乡公纪》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记载,魏帝曹髦在位时,大将军司马昭,独揽大权,图谋篡位,曹髦一次气愤地对大臣说: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所知也。吾不能坐受废辱,今日当与卿自去讨贼。”后用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”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、野心
汉·桓谭《盐铁论·讼贤》:“二公怀精白之心,行忠正之道。”
【含义】白:清楚,明白。冤:冤枉,冤屈。指无法辩白或无处申诉而被迫忍受的冤屈。
【出处】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四十二回:“咺之逃;非贪生怕死;实欲为太叔伯伸不白之冤耳。”
【含义】不忠诚的心。
【出处】《三国志·魏书·二公孙陶四张传》:“是时术阴有不臣之心,不利国家有长主,外托公义以答拒之。”《晋书·周处传》:“闻敦有不臣之心,访恆切齿。敦虽怀逆谋,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。”
【含义】企伫:踮起脚跟而望。形容盼望心切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恻隐: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。形容对人寄予同情。
【出处】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恻隐之心;仁之端也。”
【含义】恻:悲伤。隐:伤痛。恻隐:对遭受不幸的人表示同情。指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者而产生的同情怜悯之心。
【出处】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恻隐之心;仁之端也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