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jiān kǒu bù tí ]
闭上嘴巴不说话,绝口不提。
汉·刘向《说苑·敬慎》:“孔子之周,观于太庙,右阶之前,有金人焉。三缄其口,而铭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,戒之哉,戒之哉!无多言,多言多败。’” 示例 危行言逊,祸免生肘;金人示诫,~。(清·《水浒后传》第十三回)
【含义】绝口:闭口。闭口不提及。指有意回避不谈某人某事。也作“绝口不道”。
【出处】唐弢《琐忆》
【含义】钳口:闭口。闭着嘴不说话。
【出处】唐代诗人杜荀鹤的《闻子规》
【含义】缄:封闭。闭住嘴不说话。形容人言语谨慎,不敢说或不愿意说。
【出处】《明史·何遵传》:“正德间;给事、御史挟势凌人;趋权择便;凡朝廷大阙失;群臣大奸恶;缄口不言。”
【含义】不住嘴的夸奖。
【出处】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六十一回:“丁大爷听了,越想越是,不由的赞口不绝。”
【含义】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样。形容人虚伪、狡猾、不直爽。
【出处】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八十二回:“我是这们个直性子,希罕就说希罕,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