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zuì bù shèng zhū ]
犹言罪不容诛。
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词林·鼎甲常为庶常》:“以上见各家记述中者,什仅得一二。修史之卤莽,罪不胜诛矣。”
【含义】罪大恶极,处死都不能抵偿。[近义词]罪大恶极 | 恶贯满盈。
【出处】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争地以战;杀人盈城;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;罪不容于死。”
【含义】举也举不完。形容数量很多。
【出处】鲁迅《伪自由书·后记》引谷春帆《谈“文人先行”》:“公开告密,卖友求荣,卖身投靠的勾当,举不胜举。”
【含义】罪责不可逃避。
【出处】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九十七回:“某等不能速来归顺,罪不可逭。”
【含义】孥:妻子与儿女的统称。治罪止于本人,不累及妻和子女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防:防备,提防。不胜:禁不起,承担不起。形容想防备但防备不过来。
【出处】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十七回:“这种小人;真是防不胜防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