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áo yá jié qū ]
形容文辞艰涩难读。
清·周亮工《书影》第二卷:“为诗好为聱牙诘屈之语,多不自解。”
这篇文章~,很不顺口。
【含义】亦作'聱牙诘屈'。
【出处】清·郑相如《汉林四传·开明君传》:“有荐伏生工《尚书》,上诏中大夫晁错至其家,从七岁好口授书文,聱牙诘曲。”
【含义】意思是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。
【出处】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周浩殷盘,佶屈聱牙。
【含义】同'诘屈聱牙'。謷,通'聱'。
【出处】语出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周浩殷盘,佶屈聱牙。”
【含义】亦作'聱牙诘屈'。
【出处】清·钱谦益《题归太仆文集》:“推公之意,其必以聱牙诎曲不识字句者为古耶?”
【含义】形容文词艰涩﹐拗口难读。
【出处】《明史·文苑传三·李攀龙》:“所拟乐府,或更古数字为己作,文则聱牙戟口,读者至不能终篇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