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zì kuài wú jī ]
见'自郐以下'。
〖出处〗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[吴公子札]请观欲周乐,使工为之歌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,曰:‘美哉!始基之矣,犹未也,然勤而不怨矣。’……自郐以下无讥焉。”
无双谁似黄郎子,~,月满星稀,想见歌场夜打围。 ★宋·张孝祥《丑奴儿》词
【含义】见'自郐以下'。
【出处】郭沫若《雄鸡集·关于大规模搜集民歌问题》:“太史公的观点是反统治者的,所以《史记》所提供的史料,比《汉书》可贵,后来的史官更是自郐而下了。”
【含义】郐:西周时的诸侯国。指那些等而下之、不值得评论的作品。
【出处】先秦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自郐以下无讥焉。”
【含义】摸着胸口自问,毫无惭愧之处。
【出处】宋·朱熹《论语集注·述而》:“才做圣人自反无愧说时,便小了圣人。”
【含义】以'郐下无讥'言其微不足道。
【出处】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吴公子札来聘……为之歌《陈》,曰‘国无主,其能久乎!’自《郐》以下无讥焉。”杜预注:“《郐》第十三,《曹》第十四。言季子闻此二国歌,不复讥论之,以其微也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