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cǎo mù xiāo shū ]
萧疏:冷落,稀稀落落。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。形容深秋景象。
《晋祠》:“春日黄花满山,径幽香远;秋来草木萧疏,天高水清。”
【含义】唳:鸟鸣。听到风声和鹤叫声,都疑心是追兵。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朱穆传》:“彼与草木俱朽,此与金石相倾。”
【含义】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。形容威势极大。
【出处】《新唐书·张万福传》:“朕谓江淮草木亦知尔威名。”
【含义】象草木一样死去,世人并不知道。借喻人一生毫无建树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朱穆传》:“彼与草木俱朽,此与金石相倾。”
【含义】旧时农民的谦称。象山野之中草木那样愚昧无知的人。也指人对农民的蔑称。
【出处】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70回:“料你不过草木愚夫,识得什么天时人事。”
【含义】兵:士兵。野草和树木都像是敌兵。形容人极度惊慌时疑神疑鬼。
【出处】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五回:“大有风声鹤唳;草木皆兵之感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