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dàng rán sì zhì ]
藐视世俗,放荡心志。
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:“然余多其在布衣之位,荡然肆志,不屈于诸侯。”
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荡然肆志,谈者不得而名焉。”
【含义】藐视世俗,放荡心志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混然:混同在一起的样子。融合成一个整体,不可分割。也形容文章绘画,布置匀整,结构谨严。
【出处】《宋史·杨偕传》:“且州之四面,属羌遭贼驱胁,荡然一空,止存孤垒,犹四肢尽废,首面心腹独存也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状语;指消失
【含义】佛教语。谓心中了无滞碍,不执取于空、有、圣、凡任何一边,不对圣者的觉悟起分别,心中已臻于大悟的境地。
【出处】《为梁武帝集坟籍令》
【含义】荡然:完全消失。形容原来有的东西全部消失,完全不复存在了。也作“荡然无余”。
【出处】唐·白居易《议碑碣词赋》:“若然;则为文者必当高质抑淫;著诚去伪;小疵小弊;荡然无遗矣。”
【含义】纵情而无所顾忌。出自《超然台记》。
【出处】宋·苏轼《超然台记》:“时相与登览,放意肆志焉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