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cáng zōng niè jì ]
蹑:放轻脚步。迹:足迹。隐藏踪迹,动作轻微。形容行动诡秘,不让人发觉。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4回:“且说张横将引三二百人,从芦苇中间,藏踪蹑迹,直到寨边,拨开鹿角,径奔中军。”
【含义】谓藏匿行踪。
【出处】明·徐元《八义记·锄麑触槐》:“听得谯楼鼓二更,是我潜踪蹑迹,欲刺权臣。”
【含义】觅:寻找。迹:踪迹。寻找踪迹、下落。
【出处】元·李好古《张生煮海》第二折:“小生张伯腾,恰才遇着的那个女子,人物非凡,因此寻踪觅迹,前来寻他。”
【含义】迹:脚印。来去的踪迹。指人的来去行踪或事物的来历。
【出处】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十六卷:“陆婆向来也晓得儿子些来踪去迹;今番杀人一事;定有干涉;只是不敢问他;却也怀着鬼胎。”
【含义】见“[[浮迹浪踪]]”。 亦作“[[浮踪浪迹]]”。行踪不定,到处漂泊。
【出处】元·王子一《误入桃园》第三折:“似恁般妄作胡为,敢欺侮咱浮踪浪迹。”
【含义】萍:浮萍。像浮萍、水波的踪迹那样漂泊。比喻到处漂泊,行踪不定。也作“浪迹萍踪”。
【出处】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第二十出:“恨怱怱,萍踪浪影,风剪了玉芙蓉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