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jiāo lóng shī shuǐ ]
比喻英雄失去凭借。
【含义】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,飞腾升天。比喻有才能的杰出人物获得了施展抱负的机会。
【出处】《管子·形势》:“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。”唐·李延寿《北史·杨大眼传》:“大眼顾谓可寮曰:‘吾之今日;所谓蛟龙得水之秋;自此一举;不复与诸君齐列矣。’”也作“蛟龙得云雨”。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:“刘备以枭雄之姿;而有关羽、张飞熊虎之将;恐蛟龙得云雨;终非池水中物也。”(枭雄:强横而有野心的人。)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十回:“西伯夸官先饮宴;蛟龙得水离泥沙。”
【含义】比喻刀枪棍棒等武器使得轻松自如,灵活多变。形容武艺精湛纯熟。
【出处】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五十一回:“饿虎扑食最伤人,蛟龙戏水能凶恶。”
【含义】蛟龙破浪前进。比喻船驶得快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古代殡殓帝王之具。后亦指贵官的棺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比喻英雄失去凭借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要之,鱼不可脱于渊,神龙失势,即还与蚯蚓同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