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biǎo lǐ wéi jiān ]
表里:外部和内部。内外勾结干坏事。
清·黄小配《廿载繁华梦》第二十八回:“那姓周的在库书内,不知亏空了多少银子,他表里为奸,凭这个假册子,要来侵吞款项。”
【含义】比:互相勾结。为:做。奸:指奸邪不正的事。形容坏人勾结串通在一起干坏事。
【出处】宋·高登《高东溪集》:“此曹当尽伏诛;今且偃自恣;尚欲朋比为奸;蒙蔽天日。”
【含义】狈:传说中是一种野兽,前腿特别短,走路时要趴在狼身上,没有狼,它就不能行动。狼和狈经常合伙伤害牲畜。奸:邪恶。比喻坏人互相勾结在一起干坏事。
【出处】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诗翁画客狼狈为奸;怨女痴男鸳鸯并命。”
【含义】表面与内在不一样。如:“不要听信他的话,他是表里不一的人。”
【出处】《逸周书·谥法解》:“行见中外曰悫。”
【含义】比喻思想和言行完全一致。[反义词]口是心非。
【出处】《论语·颜渊》:“行之以忠者;是事实要着实。”朱熹集注:“以忠;则表里如一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