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jū mǎ jīn niú ]
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。亦作“襟裾马牛”。
唐韩愈《符读书城南》诗:“人不通古今,马牛而襟裾。”
【含义】见'呼牛呼马'。
【出处】明·冯惟敏《耍孩儿·十自由》:“论理法难听受,总不如装聋塞耳,一任他呼马呼牛。”
【含义】表示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
【出处】《尚书·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
【含义】指不兴战事。
【出处】《书·武成》:“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”。蔡沈集传引《乐记》:“武王胜商,渡河而西,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,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”。
【含义】穿着人衣的马牛。喻指徒有外表而无知无识、不懂礼义廉耻或行为卑污、没有人性的人。亦作:[[襟裾牛马]]
【出处】〖出处〗语出唐·韩愈《符读书城南》诗:“人不通古今,马牛而襟裾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