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yán bù ān diǎn ]
说话遣词不熟悉经典。
元·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三折:“则见他一时半刻使尽了千方百计,吃紧的理不服人,言不谙典,话不投机;看不的乔所为,歹见识,刁天决地。”
【含义】指说的话不能表达全部的思想内容。多用于书信结尾,表示想说的话未全部写出来。
【出处】《易·系辞上》:“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”
【含义】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。
【出处】《明史·广西土司传二·思明》:“以译者言不达意,复为书晓之。”
【含义】亦作'言不达意'。
【出处】宋·程颐《与吕大临论中书》:“窃恐辞命不明,言不逮意,致高明或未深喻,辄露所见,求益左右。”
【含义】谓言行不一。
【出处】明·薛瑄《薛子道论》:“言不及行,可耻之甚,非特发于口谓之言,凡著于文词者皆是也。”
【含义】言语和行为不相符合。
【出处】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