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zhū yì zhī fǎ ]
深刻的议论.又称诛意之论。
《论语·宪问》
【含义】一经确定下来就不再改变的法规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指不适用的法规。
【出处】《庄子·拼拇》:“使天下簧鼓,以奉不及之法,非乎?”
【含义】意思是不可改变的法则。
【出处】《尹文子·大道上》:“不变之法,君臣上下是也。”
【含义】心: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,所以把思想的器官、感情等都说做心,现指脑筋;官:官能,作用。脑筋的官能就是思维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霍谞传》:“《春秋》之义,原情定过,赦事诛意,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,赵盾以纵贼而见书。”
【含义】指揭穿动机的批评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霍谞传》:“《春秋》之义,原情定过,赦事诛意,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,赵盾以纵贼而见书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