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fǎn běn huán yuán ]
本:根本。源:原来的样子。返回根本,恢复原样。指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。也作“返本还原”。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宝峰文禅师法嗣》:“一年将欲尽,万里未归人,大众总是他乡之客,还有返本还源者么?”
【含义】犹言返本还源。
【出处】元·李寿卿《度柳翠》楔子:“那时着第十六尊罗汉月明尊者,直至人间点化柳翠,返本还元,同登佛会。”
【含义】"返本还源",恢复根本;恢复原样。
【出处】元·刘志渊《江神志令》:“返本还原真体现,魂魄聚,净无阴。”
【含义】从根源上进行改革:正本清源的措施。
【出处】《晋书·武帝纪》:“(诏曰)思与天下式明王度;正本清源;于置胤树嫡;非所先务。”
【含义】犹言返本还源。
【出处】元·无名氏《玩江亭》第一折:“便着铁拐李岳直至下方,度脱此二人,走一朝去,还归正道,返本朝元。”
【含义】探:求索。本:树根。穷:探寻。源:水源。寻找树根水源。比喻探求、追溯事物的根本。亦作“探本溯源”。
【出处】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