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zào yán niē cí ]
捏造虚假的言词。
明·李贽《穷途说》:“今既乱以皮鞭打常闻矣,犹然不得快活,复怨怒上山,造言捏词。”
【含义】对造谣惑众的人所处的刑罚。
【出处】《周礼·地官·司徒》:“一曰不孝之刑;二曰不睦之刑;三曰不姻之刑;四曰不弟之刑;五曰不任之刑;六曰不恤之刑;七曰造言之刑;八曰乱民之刑。”郑玄 注:“造言,讹言惑众。” 唐 瞿昙悉达 《唐开元占经·人及鬼神占·讹言》:“《幽州录》曰: 张 推问造言之主,问何由言此?答曰:‘实无所承,恍惚不知言之耳!’” 明 沈德符 《野获编补遗·台省·苛求姓名》:“古来以姓名谤人者,如 裴度 之绯衣坦腹, 宋郊 之国姓祀天,谗口造言,为千古痛恨。” 载泽 《奏请宣布立宪密折》:“彼虽欲造言,而无辞可籍。...
【含义】见“[[出言吐气]]”。
【出处】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词采》:“无论生为衣冠仕宦,旦为小姐夫人,出言吐词,当有隽雅雍容之度。”
【含义】妇女节对意中人说的体贴温存的话。也指说奉承话,对人献媚。
【出处】《史记•商君列传》:“语有之矣,貌言花也,至言实也,苦言药也,甘言疾也。”
【含义】繁多而头绪纷杂的言词。
【出处】宋·陈亮《谢罗尚书启》:“踣毙沉埋,岂繁言蔓词之为渎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