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dùn jì fāng wài ]
犹言避世隐居于僧道中。
清·顾文彬《过云楼书画记·衡山补图元贤深翠轩诗文卷》:“余如惟信、王忱、金恺、秦衡、陆叙,类皆元季遗民,或逃名字宇内,或遁迹方外,并不欲以姓字传者。”
【含义】见'遁入空门'。
【出处】《天雨花》第五回:“逼得我,此一身,走投无路,因此上,来披剃,遁迹空门。”
【含义】谓避开尘世而出家为僧。桑门,即沙门。
【出处】清·钮琇《觚剩·树怪》:“石涛和尚以前朝宗室,遁迹桑门,结茅于微之黄山。”
【含义】语出《易•坤》:“君子敬以直内,义以方外。”谓内心正直、行事方正。
【出处】《易·坤》:“君子敬以直内,义以方外。”
【含义】指避开尘世而做道士。
【出处】刘复《奉答王敬先生》:“原来先生是个留学日本速成法政的学生,又是个‘遁迹黄冠’的遗老,失敬失敬。”
【含义】谓隐藏踪迹和身形。
【出处】明·张景《飞丸记·园中落穽》:“若要行刺呵,要隐。当遁迹潜形,翦蔓除根才事稳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