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yí zhū qì bì ]
本指弃置不用的珍珠玉璧,比喻弃置不用的美好事物和优秀人才。
宋·陆游《〈曾裘父诗集〉序》:“然裘父得意可传之作,盖不止此,遗珠弃璧,识者兴叹。”
【含义】隋侯之珠与和氏之璧。泛指珍宝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。传说古代随国姬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﹐以药敷之而愈﹔后蛇于江中衔明月珠以报德﹐因曰随侯珠﹐又称灵蛇珠。楚人卞和于荆山得一璞玉﹐先后献给武王﹑文王﹐均以为石﹐和以欺君罪被砍断两足﹔成王登位﹐使人剖璞﹐果得夜光宝玉﹐因命之曰和氏璧。事见《韩非子.和氏》﹑《淮南子.览冥训》。后以'随珠和璧'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。
【出处】传说古代随国姬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,以药敷之而愈;后蛇于江中衔明月珠以报德,因曰随侯珠,又称灵蛇珠。楚人卞和于荆山得一璞玉,先后献给武王、文王,均以为石,和以欺君罪被砍断两足;成王登位,使人剖璞,果得夜光宝玉,因命之曰和氏璧。
【含义】谓宝物失而复得。
【出处】清·石昆玉《三侠五义》第十八回:“若非耿耿包卿一腔忠赤,焉得有还珠返璧之期。”
【含义】后以'连珠合璧'比喻美好的事物汇聚一起。
【出处】北周·庾信《郊庙歌辞·昭复》:“连珠合璧重光来,天策暂转勾陈开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