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zhēn jiè zhī tóu ]
同'针芥相投'。
清·陈梦雷《绝交书》:“每探赜析微,穷极理性,罔间晨夕,自谓针芥之投,庶儿终始也。”
【含义】同'针芥相投'。
【出处】清·方文《赠孟六玕明序》诗:“近前一语忽大笑,针芥之合良非轻。”
【含义】同'针芥相投'。
【出处】杨树达《积微居小学述林·跋刘武仲鲁田兄弟手书诗卷》:“行可以余于武仲先生夙有针芥之契,属为题记。”
【含义】亦作'针芥相投'。因以'针芥相投'谓相投契。
【出处】《三国志·吴志·虞翻传》“虞翻字仲翔,会稽余姚人也”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《吴书》:“虎魄不取腐芥,磁石不受曲针。”
【含义】比喻不必在意的小毛病。
【出处】明·黄宗羲《明夷待访录·原臣》:“苟无系于社稷之存亡,则四方之劳扰,民生之憔悴,虽有诚臣,亦以为纤芥之疾也。”
【含义】纤芥:细微;失:过失。形容极小的过错。
【出处】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王道》:“春秋纪纤芥之失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