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zhì fú shǔ cuàn ]
谓恐惧地躲藏﹐惊慌地逃窜。
明·李东阳《西北备边事宜状》:“朝廷命将出师,天威所至,雉伏鼠窜,无有遗者。”
【含义】狼狈逃窜貌。奉﹐通'捧'。
【出处】《汉书·蒯通传》:“始常山王、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,及争张黡、陈释之事,常山王奉头鼠窜,以归汉王。”
【含义】形容逃跑时的狼狈相。
【出处】宋·苏轼《拟侯公说项羽辞》:“夫陆贾天下之辩士;吾前日遣之;智穷辞屈;抱头鼠窜;颠狈而归。”
【含义】形容狼狈逃跑。
【出处】《汉书·蒯通传》:“常山王奉(捧)头鼠窜,以归汉王。”
【含义】转过头来像老鼠一样逃窜。形容狼狈逃窜。
【出处】明·许自昌《水浒记·纵骑》:“他怎肯网开三面漫相遮,教我掉头鼠窜无宁贴。”
【含义】形容狼狈逃窜之状。
【出处】宋书·《索虏传》:“或有狐奔鼠窜,逃首北境,而辄便苞纳,待之若旧,资其粮仗,纵为寇贼。”《英烈传》第二十一回:“诸部士卒,俱各狐奔鼠窜退去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