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miàn zhé rén guò ]
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,不宽容,不留余地。
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汲为人,性倨少礼,面折,不能容人之过。”
【含义】1.脸上没有人的血色。形容极度恐惧的样子。 2.指因劳累、饥饿、病痛而十分虚弱的样子。
【出处】《汉书·李广传》:“广为匈奴所败,吏士皆无人色,广意气自若。”
【含义】以议论别人的过错为可耻。
【出处】唐李华《御史中丞壁记》:“汉文好黄老,而公卿耻言人过。举盛德则仪形著矣,焉用察察缺缺以恟生人哉!”
【含义】见“[[面折廷争]]”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折:指责。廷:朝廷。当面指责过错,在朝廷同皇帝争辩。旧时形容大臣敢于直言劝谏皇帝。现也指勇于与别人争辩是非。
【出处】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吕太后本纪》:“于今面折廷争,臣不如君;夫全社稷,定刘氏之后,君亦不如臣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